成语“敛骨吹魂”出自《南史·袁昂传》,其字面含义为聚集散落的骨骸、吹送魂魄,寓意通过极端手段使死者复生。
《南史·袁昂传》记载:“幸因约法之弘,承解网之宥,犹当降等薪粲,遂乃顿释钳赭,敛骨吹魂,还编黔庶。”此句描绘了南朝时期袁昂在政治困境中获赦免的场景。
图片
文中“敛骨吹魂”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复活,而是以夸张的修辞手法,形容从极度危难或形同死亡的状态中被拯救,重新获得生命与自由的机会。
袁昂因触犯权势而被囚禁,几乎面临死刑,然因宽大法律与赦免之恩,得以免除重罚,恢复平民身份。这种从绝境中被解救的过程,被比喻为“敛骨吹魂”,生动地表达了起死回生般的戏剧性转折。
在古代文化中,骨与魂常被视为生命的核心元素。骨骸代表肉体的根基,魂魄则象征精神的本质。《礼记》中有“魂气归于天,形魄归于地。”之说,反映了古人对生死与灵魂的哲学思考。“敛骨”意味着收拾散乱的形体,“吹魂”则暗指召回游离的魂魄,二者结合构成一种极具想象力的修辞,传递出对生命重塑的强烈意象。这种表达不仅体现了语言的艺术性,也折射出古人对生命、死亡与救赎的深刻体悟。
图片
从更广的语义层面看,“敛骨吹魂”可引申为在绝望中重获希望,或在毁灭性打击后重建生活的比喻。它不仅适用于个人命运的逆转,也可用于形容国家、民族在危难中的复兴。
值得注意的是,由于“敛骨吹魂”在现代汉语中几乎不被使用,其理解和应用需依赖对古代文献的深入挖掘。它的语义虽源自具体的历史事件,却因修辞的夸张与哲理的深邃,具备超越时代的象征意义。在当代语境中,若能恰当运用这一成语,不仅能增添语言的文化底蕴,还能激发读者对历史与生命的共鸣。
#成语积累#成语故事#日积月累#字词积累#每日成语#有趣的典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钱龙配资-炒股配资开户技巧-配资安全平台-股票如何加杠杆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